编者按:2月22日,《平潭时报》刊发永利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彬老师文章《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底色》,原文转发如下。
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从利益主体、实践主体和评判主体三重维度,科学回答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旨归、价值路径、价值标准等重要问题,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检验”的人民至上理论特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为了人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旨归
《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需要就是其中更深层次的需要。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党中央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将其上升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内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的高度协调推进,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摆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体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孕育诞生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科学回答了文化“为了谁”的问题,深刻体现了人民是利益主体的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导向,坚持观照人民生活,倾听人民呼声,表达人民心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润人心,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依靠人民:以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为价值路径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数千年,就是在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体现。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有为的文化创造者,留下了无数人间瑰宝,同时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和具体实践也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活水源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等重要论述,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发扬人民首创精神,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人民作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创造主体和力量源泉,科学回答了文化“依靠谁”的问题,深刻体现人民是实践主体的要义。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前行。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始终坚守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持续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推动文化建设的创造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角,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走出一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致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检验: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价值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民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而且“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因此,人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人民群众 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创造者,也是文化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和裁量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标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回答了文化“谁来检验”的问题,深刻体现了人民是评判主体的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他还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实践、把握人民思想动态变化为基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不断优化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将文化与旅游产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幸福感明显增强、获得感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意度提升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原文链接:http://ptsb.pingtan.gov.cn/2024/20240222/20240222_005/20240222_005_2.htm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